明式家具种类庞杂,件数繁多。为了便于研究,找出规律,人们总想按一定的方法,将其归纳分类。常见的有以下三类:
1、以家具使用的场合,可分为宫廷、衙署、寺观、店铺、民居家具等。
2、以家具制作的材料,可分山柳、竹藤、柴木、硬木、大漆家具等。
3、以家具的使用功能,可分凳椅、桌案、床榻、橱柜、台架、屏座类等。这种以使用功能作为家具的分类依据,是我国明代家具研究专家杨耀先生于四十年代提出来的分类方法。现基本上已为学术界所遵循。
为了更有概括性,在杨耀先生按功能分类的基础上,现把明式家具分为六大类,即坐具、承具、卧具、庋具、架具、屏具。
凳类。
1、小凳:体量较小,座高一般低于250毫米,结构和工艺都比较简单。这种小凳在宋画上曾多见。明代传世的有一种黄花梨小凳。
2、杌凳:座高大于400毫米,座面多方形或长方形。在明代使用很广泛,上至宫廷,下至民居,比比皆是,现在能见到的传世实物较多。明式杌凳大略可归纳为有束腰和无束腰结构两大体系。
3、条凳:其特征是:凳面呈窄条形,一般为150~250毫米宽;凳面多为实心木板,不用攒边作法;凳腿在两个方向都有“侧脚”,俗称“四腿入挓”。条凳既可坐人,又可架物,在民间使用的较普遍。
4、春凳:凳面也是长方形,但与条凳相比较,凳面要宽的多凳面多用攒边作法,芯为棕藤屉面。明代传世的春凳多有着精美者。还有一种“二人凳”也是春凳的一种,其特点是座面的长边是宽边的二倍。春凳在明代多用于闺房、卧室。
5、交杌:具有折叠结构,座面多为软屉,携带轻便。俗称“马扎”,传世有非常精美的实物。
6、禅凳:禅宗在封建社会的知识皆很有市场,静坐参禅、修身养心。因此在书斋禅房中常有可供跏趺坐的方凳。它与前面的杌凳不同之处,在与座面尺寸很大,需满足人们盘着腿坐在上面的使用要求。禅凳多采用正方形的座面形式和棕藤面作法。
猫睛石,矿物名称为金绿宝石。由于其内部含...[详细]
Copyright 2003-2024 gu-w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古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