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新疆收入中国版图以后,跟中亚、西亚的交流就打开了。当时的印度莫卧儿王朝比较衰落,分裂成各个王国,跟乾隆时代的大清相比略显逊色。乾隆皇帝对玉器特别喜欢,莫卧儿王朝皇室的一些玉器,包括中亚、西亚的都传入清宫,当时仿伊斯兰玉器的东西也出现了。
故宫收藏的伊斯兰玉器包括几个部分,分别是中亚玉器、印度玉器和土耳其玉器。
中亚玉器是在蒙古后裔建立的铁木尔王朝时期发展起来的。中亚地区的玉器通常选择碧玉或者墨玉,颜色比较深,有西方学者认为跟蒙古人想要传达勇敢、刚强的性格有关系。中亚和西亚,包括印度地区,很流行在玉器表面嵌金或宝石,这是因为游牧民族比较崇尚黄金,也是为了掩盖玉器本身的不纯。通常材料好的话,就不用镶嵌任何东西,本身材料的质感完全可以表现出来。
玉剑柄在印度、中亚制作得非常多,不仅仅有流传的实物,还有文献记载。因为当时那个地区的人非常强悍,刀柄和腰带是男性用的标志性装饰。清代有大批从现在的克什米尔、尼泊尔、阿富汗等地进贡过来的玉柄,乾隆把原来那些铁的部分完全去掉,就用它的柄,再重新铸铁,做了很多刀、剑。现在流传下来乾隆用进贡的玉柄做的剑有60柄,他给每把剑都起了名字,而且编了千字文号。这种剑柄是伊斯兰地区特有的东西。
猫睛石,矿物名称为金绿宝石。由于其内部含...[详细]
Copyright 2003-2013 gu-w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古玩网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15101063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