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陵川县又发现两处上百年的木雕围棋图,这是继2006年—2007年在陵川县潞城镇发现三处木雕围棋图后的重要发现。截至目前,陵川县共发现木雕围棋图五处,分别是潞城镇上郊村两处、东八渠村一处,崇文镇南四渠村一处,附城镇河东村一处。
此次新发现的两处木雕围棋图一处位于崇文镇南四渠村,另一处位于附城镇河东村,发现者是陵川县的几名考古爱好者。
据悉,这幅保存完好的木雕围棋图,全图长3米左右,最宽处约0.7米,最窄处约0.4米。在岁月风雨的洗礼下,原木的颜色已经褪成黑色,在黑色中还残存着斑驳的黄色。围棋图两侧雕琢着镂空的花草,虽然已经无法辨认出是什么花草,但精致的雕琢技艺让花草栩栩如生。围棋图中间是一部半展开的古典卷书,书卷中央有两个对弈的老者,并排而坐。两位老者神态悠然自得,左边的老者还翘着二郎腿,甚是惬意。中间是围棋棋盘,横纵线条依稀可见。棋盘后面有一个看棋的人,右手抱着一根扁担,上面还缠绕着绳子。这与当地传说的民间故事李忏上山打柴观看围棋的故事极为相似。全图保存较为完好,人物衣服和胡须的纹路还清晰可见。
在附城镇河东村发现的木雕围棋图也在一处老四合院的门楼上。遗憾的是,这幅破坏比较严重,围棋图两侧的花草已经全部被砍掉,中间卷书部分幸运地逃过一劫。这幅围棋图跟崇文镇的图布局一样,不同之处在于两位老者成了相对而坐,可能是因为衣服的原因,体型也略显健硕。观棋者换成了左手拄着扁担,正聚精会神盯着棋盘。
1993年,山西省社科院杨晓国先生经过数年的实地考证,在中国《学术论丛》上赫然发表了《论陵川棋子山与围棋起源》的学术论文。文章以洋洋万言的翔实论据和缜密推断,拨开重重历史迷雾,论证了世界围棋起源于殷末周初的山西陵川棋子山。2007年,首届“中国晋城棋子山国际文化节”上,“中国先秦史学会”专家正式确认陵川为中国围棋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近年来,随着5处木雕围棋图在陵川棋子山一带村庄的发现,它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的符号,与当地的民间故事典故有机地结合,已深深地烙印在当地老百姓的心中,这对研究开发探索围棋文化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猫睛石,矿物名称为金绿宝石。由于其内部含...[详细]
Copyright 2003-2024 gu-w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古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