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同治时期,因国力衰落,天然材质显著减少,鼻烟壶制作日见式微,缺乏创新,制品多仿摹前代,但制作不如前人之精美,玻璃制品继续保持生产,以瓷质鼻烟壶为其主流。另有象牙、竹木、剔红等烟壶,但数量有限,青花瓷鼻烟壶胎体较厚重,釉色灰暗、淡而染晕,使装饰图案线条柔软、缺乏力度。装饰图案题材多为民俗画卷及吉祥图案,粉彩瓷仍有生产,其装饰题材多明清小说故事内容,如秋翁遇仙记、高亮赶水等,多为民间制品,釉彩不如前朝,造型以柱状瓶式较多。此时又有墨地赭彩瓷鼻烟壶,造型略同粉彩,色彩浓厚,题材内容多为访友图、知足长乐图等,描写市井生活,带有浓烈的平民气息。这一时期玻璃制品也多仿乾隆年制,也有署“咸丰年制”或“同治年制”款,其字体划刻,不规矩、不成书体。瓷制品其私人堂款有“官窑定造”“茂春雅堂”等,都是这时期的制品。
光绪时期,鼻烟壶制作有两大特点,即所有制品皆仿乾隆时期,甚至伪托乾隆名款,新出现的内画壶成为主流,玻璃制品较道光年略有提高,但大多为光素器,不见琢花玻璃,有仿乾隆时涅地金星玻璃和套料玻璃,虽不能如乾隆时制品精美,但较咸丰、同治时有所提高,此时期多仿乾隆时制品,主要有仿雕瓷、仿粉彩瓷、仿玻璃胎画珐琅,这时期的雕瓷制品造型多鼓腹,雕刻较精糙,出现以短小阴刻线表现层次背景,这是乾隆时所没有的,题材多以农家乐、赤壁赋等人物故事为主,粉彩胎体厚重、色彩浓艳,题材一般为清末常见的戏剧人物故事,玻璃胎画珐琅造型与乾隆时有别,有的开光方式简单,也有不见开光,题材内容有鱼鹰花卉等,构图疏朗,也有人物多为满装服饰,图案留有较大空间,与乾隆时通体施彩釉不同,为最重要特征。
光绪时的鼻烟壶整体造型多不规范而呆滞,胎体厚重,有扁四方形、墩式、火锅式,已脱离了标准的扁壶式造型,装饰内容多为民间流传的典故。釉色上涂抹不均,常暗淡而刻板,只是仍保持了一定的产量。光绪时期,粉彩瓷鼻烟壶中有仿红字篆书“乾隆年制”款,但字体与乾隆真款相比较差距较大。雕瓷中也有仿篆书“乾隆年制”款,但字体不工整,容易比较。
猫睛石,矿物名称为金绿宝石。由于其内部含...[详细]
Copyright 2003-2013 gu-w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古玩网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15101063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