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像章,90年代已被列入我国十大收藏品之列。全国各大城市的收藏品市场上,毛主席像章的交易量和交易额都名列藏品前茅。40多年来,毛主席像章先后制作总量当在20亿枚。目前毛主席像章收藏爱好者遍布祖国城乡,约有200万人之多,其中,拥有毛主席像章数万枚的有20多入。四川老人王安廷收藏毛主席像章的事迹已进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获得了“东方红色收藏家”的美誉。同时,有些地方还建立了民间组织,例如四川成立了“中华毛主席像章收藏研究会”,拥有会员500多人,对毛主席像章进行系统的研究;又如湖北成立了集收藏、交流、研究、参观、展览为一体的“武昌毛主席像章城”(现已迁至重庆市红岩村)。
毛主席像章生产制作的历史,大略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全国解放前期;二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三是“文革”时期。文革时期是毛主席像章制作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像章也是收藏的最主要品类。
由于历史环境和条件的限制,解放前期制作的毛主席像章可谓凤毛鳞角。第一枚毛主席像章是1932年上海地下党组织为祝贺毛主席担任中华苏维埃工农政府主席而特地制作的。迄今为止,普遍认为这是毛主席像章的“源头”。这枚毛主席像章于1992年12月30日在南京太平博物馆展出过。第二枚出现在1943年,制作者是新四军地下工作者虞廷革。1943年冬天,日本侵略军扫荡新四军浙东根据地,抓走数十名群众,其中就有虞廷革。日军发现虞是抗日战士,将其杀害。他的堂弟虞常卿在收殓烈士遗体时,在其身上内衣中发现一枚木质的毛主席像章,直径大约为3厘米,毛主席像为人工画刻,比较粗糙,但却是极其珍奇的孤品。这枚像章被虞常卿珍藏了多年,至今完好无损。
第三枚出现在1945年,制作者是我国著名电影导演凌子风。1945年党的“七大”召开前夕,由延安艺术学院的同志们制作像章赠给“七大”主席团成员。凌子风曾搞过雕刻,他在砚台背面用小刀雕铸模,然后将锡质香炉和酒壶熔化浇铸在砚台上,待冷却后取下来就成了银白色的毛主席像章;解放后,陈毅元帅之子陈吴苏将其收藏的一枚捐献给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党史陈列室珍藏。第四枚出现在1946年。当时延安地区有人佩戴的毛主席像章,均是利用旧牙膏皮制作的。
50年代,制作了少量毛主席像章,约占总量的百分之十。这期间多数是商店或全国性机构为了纪念活动而制作的。按时间先后主要有以下一些:1950年,上海“老凤祥”银楼出品的22K金质毛主席像章,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金质像章;1951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制作的铜质毛主席像章,正面有“抗美援朝纪念”字样,以圆形加五角形为边,直径为3.6厘米;1952年,国营上海金店为纪念毛主席六十寿辰而制作的22K金像章,同年上海还生产过银质毛主席像章,画面为毛主席侧身浮雕像;1953年2月10日上海《解放日报》刊登了上海金银饰品店制作的银质毛主席像章出售广告,每枚售价为人民币4000元;50年代初,国营成都金店曾制作过20K金、4克重的五角形毛主席像章,上面还有编号,等等。以上这些是迄今有文字记载和有实物可考的新中国首批毛主席像章。
“文革”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铸造毛主席像章的鼎盛时期,所制数量约占总量的百分之九十。60年代的第一枚毛主席像章出现在1966年8月18日,是毛主席在北京第一次接见红卫兵之后生产的,其直径为1.2厘米,红底、金像、圆形、铝制。随着这枚毛主席像章的产生,像章热很快风靡全国,各地还相继成立了毛主席像章办公室。当时,毛主席像章发行单位之广、面世数量之巨、制作品种之多,都堪称世界之最。
猫睛石,矿物名称为金绿宝石。由于其内部含...[详细]
Copyright 2003-2024 gu-w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古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