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变形铜器的整修方法:出土的古代青铜器被不同的土质长期侵蚀,又因墓穴的坍塌、地层的变化挤压撞击和人为破坏等,使得铜器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在整体修复之前,先要了解铜器的原始情况,如铸造年代、合金成分、器物造型、质地好坏、碎块机械强度以及残缺的具体位置等,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整形方法。
1、模压法:青铜器大多是铜锡合金,无论是铸造或是打制的铜器,多少都有些弹性。对于质地好、铜胎薄、韧性强、腐蚀轻的铜器,可采用模压法。用锡制成模具,共分两块,一块是内模,一块是外模,合起为一套。把变形的铜片按照合适弧度置于模具之间,与模具形状相对,然后将模具夹在大台钳口内或液压机上施压,注意动作要小心缓慢。第一次的压力可使变形的铜片大约恢复1/3,停一段时间,去掉压力,然后检查所恢复的变形是否正确;第二次加压时,需时紧时松,直至铜器变形部位恢复原形。模压后会稍有小的变形,可用锤打方法来解决。
2、锤打法:这对韧性强的铜器进行矫形有良好的效果。如果铜器弧度向外扩张,,可在变形部位先垫一个凹的铜砧子,再用铅锤从内壁轻轻锤打,使弧度逐渐向里收缩。也可用半球体的铜砧子,垫在铜器弧壁内侧上,从外面轻轻捶击,使变形部分慢慢向外扩张而得以矫正。
3、锯解法:对于质地较差、弹性较差、铜胎厚、损伤或腐蚀严重的铜器,可采用加温矫形、锯解分割拼接法。如圆形或椭圆形的鼎,先根据鼎口周长,求出变形前的口径,依此在变形的口上设计锯缝。锯缝一般选在器壁受压变形的那些断口上,不要选在有铭文及纹饰的部位,尤以最短锯缝为好。根据经验,应从铜器内壁用钢锯锯开一条缝,锯缝深度约为铜器厚度的2/3,余下的1/3用台钳夹开,锯下的各块先作矫形然后再拼接。也可自制一些矫形机使用。
二、青铜器的拼接方法:青铜器残片的拼接方法有焊接、销钉和粘接,要拼接的铜片如果要去锈,进行化学保护,应在拼接开始之前进行。
1、焊接法:破碎青铜器的传统修复方法,多采用锡焊法,是将碎块与碎块之间加热,用锡作为粘接剂,使其修复完整的一种做法,焊接前,首先对铜器做细致的观察和了解,掌握铜器有无铭文、纹饰、嵌饰以及锈层下是否有铭文等。焊口一般选在铜器内壁,使外表纹饰完整保存。如果器形特别,但又不得以在正面焊接,焊口必须在无纹饰处。有时为增加整体牢固强度,可采用间断点焊或两面焊口,大件铜器则采用连续焊口。此法对青铜器破坏较大,建议尽量少用。
2、销钉法:对于器形较大的铜器,比如青铜鼎,由于口边宽厚、器形沉重,用胶粘接获焊接强度不够,可在口边上另加销钉。
3、钻接和粘接法:有些特殊的铜器表面上有纹饰或彩绘,不允许大面积焊接,这时可采用钻接和粘接法。钻接一般是对剑、刀、戈、钺等兵器之类的器物使用,因其形体多数扁平窄长,采用钻接方法,能增强器物的机械强度和拉力。具体操作步骤是:先将器物裂口处的铜锈处理干净,接着在裂口两侧钻若干小孔,用丙酮清理碴口,而后灌抹环氧树脂,内加扒钉固定,对准接口压拢断缝,待固化。粘接,指的是用环氧树脂胶(或其它粘接剂)将残片粘接起来。钻接法和粘接法总是连起来共同使用,起到更加牢固的作用。钻接和粘接法对那些已经断裂,但还未完全脱离的铜器更适用,他们能将那些腐蚀较严重的,铜胎质薄的残片,进行修复时又无法焊接的器件有效的连接起来。
4、补配法:补配是青铜器修复工艺中的一种重要方法。铜器上常有小面积的残缺形成空洞,需及时修补,以加强连接强度。采用铸型补配或补锡方法,即在器物相应完整部位翻取一套模型,干后将模型预热,用铅锡合金熔液浇铸出所需刻嵌配件,而铅锡比例可按照一定标准灵活掌握,然后将配件准确焊补到器物残缺的部位上,接口处按原貌修整好。同时还可用高分子材料补配,以环氧树脂胶为例,它操作方便、性质坚硬、粘接力强、抗老化性能好,它可用石膏、油泥和硅橡胶等材料作模具,复制补件灌注时,不需将模具加热,只需涂上隔离剂即可,既简单又方便。在用环氧树脂补做大配件时,需加入金属粉或滑石粉等作填充材料,必要时加铺玻璃纤维布,以增强其韧性。待环氧树脂胶在模中固化后,脱模取出,修整形状,然后先把铜器残缺断面全部锉出新口,用环氧树脂作为粘接剂补配。对于青铜器上面的洞口,可用环氧树脂胶调铜粉直接粘补上,最后锈色做旧。
三、青铜器做旧:经过整形、补配缺块、錾刻花纹、焊接等修复工序,残破的铜器基本恢复原形,但要恢复其古朴风格,还需对焊道和补配部件进行作旧处理,即用人工方法,将一些化学粘剂和各种颜料调成漆料,涂抹在补配和粘接的部位,使它们产生腐蚀生锈的古朴效果。
猫睛石,矿物名称为金绿宝石。由于其内部含...[详细]
Copyright 2003-2013 gu-w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古玩网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15101063588